项目特色

1.项目特色

项目能够摆脱现实投资中金融资源与制度约束,克服经济金融政策及偶发重大事件的不可逆特征,打破各金融子市场投资分析相对割裂的状态,让受众能够在最接近现实的情景中通过不断试错寻求到符合自身投资目标的多元化最优资产配置方案,探究投资理论的深刻内涵,创新投资实践。它以投资学最前沿理论为基础,充分运用了现代技术,以虚拟仿真实验要素为手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实验方案个性化设计,在理论、技术与教学理念上具有较强的先进性特征。

(1)实验方案设计思路

项目的设计以投资理论界最经典的诺贝尔经济学获奖理论—马科维茨(Harry M. Markowitz)的“证券组合选择”理论为基础,选取我国金融市场实际数据结合大数据技术,为实验参与者提供个性化资产配置设计的条件;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人机交互与对话;通过云计算服务简化了实验过程繁杂的计算过程和任务;而裸眼3D 等技术应用,构建出虚拟仿真的资产配置环境与条件。这些都促进了学生自主进行探索性和创新性的实验。

整个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是:在系统引导下,完成参与实验微观主体的风险厌恶系数的测定,构建投资效用函数;通过对系统中内置的真实市场上可实现投资资产或资产组合的风险收益估算,找到可供投资人可行的投资机会(可行集);比较各种投资机会的风险与收益,基于理性人假定的情况下,遴选出客观市场上最有效的投资机会(有效集);再结合微观主体的投资效用函数,寻找既能满足投资人效用最大化要求,同时也是在真实市场可以实现的最有效投资机会的那个最优资产组合点。通过组合构建这一主线,将复杂的投资决策和资产优化配置问题以虚拟仿真的形式呈现,实验者通过虚拟仿真的实验操作,既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因理论内容上的高阶性,学习起来晦涩难懂,不易理解等难题,同时,也解决了因真实投资的风险大,金融资源和岗位的稀缺,保密制度严格等原因,学生无法直接参与真实实践的局限。由于人机交互和机器的智能引导有较强的趣味性,更能激发学生知识探索和能力培养的兴趣,达到和实现实验教学的目标。

(2)教学方法创新

本项目教学方法上采用任务驱动和目标引导贯穿全程实验;参与人自主线上实验操作,线下学习讨论交流;参与式与探究式结合的创新探索实验模式。

第一,实验流程贯穿,兼顾了验证性、设计型实验的要素。本实验的开展分为基本理论、仿真投资实践和投资过程虚拟仿真三个部分,分别致力于基本知识点的内容介绍,投资操作规则的仿真模拟以及结合前两者并通过软件分析而开展的动态投资过程演示。实验基于第一人称的人物视角,以个人(家庭)资产优化配置为目标,通过合理配置包括但不限于现金、保险、股票、期货、股票、基金、外汇、债券等现金和非现金资产类别,初始阶段以大类资产和股票为主。仿真过程中动态显示资产的收益与风险并与资产配置最优原则的特定情形进行对比。整个过程实现了流程式、工程化操作,并利用资产配置一般原则进行动态实时提醒。

第二,任务驱动、目标引导方式贯穿整个实验过程。整个实验方案保证实验过程的开放性,实验中既存在独立的、既定的仿真模拟演练模块,又在实验中允许学生进行适当开发及创新设计。实验中,资产组合的构建过程的具体标的选择,允许学生的在系统中现有股票市场的范围内,自主选择,反复试错。组合构建的创新设计,还原一个具体的投资过程,剖析资产配置过程中风险与收益的变化特征以及微观主体的个人偏好在投资决策中的对效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自主投资意识和能力。整个实验过程中,传统晦涩难懂的原理寓于生动有趣的仿真投资演练,枯燥繁琐的计算推导过程则通过机器的动态展示显得清晰且明了。

第三,实验采用“教、练、考”一体化,充分发挥了虚拟仿真的优势。情景虚拟再现与真实金融市场数据的虚实结合,通过沉浸式的教学方式,在系统引导下,可以让实验参与者真实体现在资产配置过程中的感受与认识;可返回和可重复性,又区别于真实市场的不可逆,可以让实验受众反复练习,不断试错;系统自带的人机交互和问答对话设计,可以直观地考查实验者的理解和实验的对错。“教、练、考”一体化,只有在新技术支持的虚拟仿真环境条件下,才能完美统一。

(3)评价体系创新

本项目在评价体系方面进行了创新设计,既有客观评价指标,也有主观评测内容,兼顾客观与主观,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的特征。共包含了三个的观测点。

首先,针对数据处理、实验流程的客观、共性的评价。通过人机交互的在线问答和选择,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实验参与者的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处理和实验流程进行客观评价。这些内容,所在实验参与者遇到的问题都是相同的,具有共性的特征,通过内置在实验系统中,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客观评分,这就在评价内容上,不局限在资产配置上最终收益率结果的衡量上,而是侧重于实验参与实验过程以及在实验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判断,从而有利于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结论;

其次,根据团队研讨交流和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由实验指导教师进行主观的评测。在实验评价中还引入了团队研讨交流的测评点,强调线上和线下结合、学习过程中的团队研讨相互启发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特征;而所有实验流程完成后的实验报告撰写,反映了学生对整个实验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涵盖了实验环节中的各项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思考,创造性学习和探索的综合反映。这些实验内容的完成质量,必须由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丰富教学经验的实验指导老师来进行综合评价。当然,这种主观评测也是基于原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

第三,个性化的创新实验是主观评测的重要评分点。个性化是由于每一个实验受众自身的投资偏好存在差异,因此所谓的最优资产组合具有非唯一性。在虚拟仿真实验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可自由地选择不同资产类别下各不相同的资产进行资产配置,不同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的匹配程度各有不同,满足效用的程度各有差异,因此,在对每个参与资产配置优化实验者的评价也各有不同。虽然项目围绕着风险厌恶系数测定与投资效用函数构建、基于资产配置一般性原则和最优原则评价学生构造的资产组合这一共同主线,但各实验受众的差异性、个性化程度高。

5  项目评价体系内容构成表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评分占比

系统测评

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在风险偏好、投资效用、资产及资产组合的收益与风险、最优资产配置等实验项目的各环节,系统内置测评点。对实验模块和步骤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30%

团队研讨交流

对实验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通过团队研讨方式进行相互交流,自我学习,系统学习资产配置相关理论并掌握原理。

20%

实验报告

对资产优化配置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各个实验环节全面完成的基础上,对实验全过程进行记录、分析,创造性地设计最优资产配置组合,形成对整个实验项目完整的综述报告。

50%

 

(4)对传统教学的延伸与拓展

传统教学方式侧重于知识点讲授和理论推导,缺少操作性和实践性。资产配置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在投资学类课程中的学习中不可或缺,首先,它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学习效果检验的滞后性,实现资产配置学习效果的即时检验与反馈,并且借助于实验项目的流程式操作,有效地梳理了资产组合的最优配置过程;其次,通过仿真模拟现实中的投资人角色有效规避现实中资金和能力不足,风险不可控以及金融市场的不可逆性,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资产配置能力并通过虚拟操作的方式实现情景式教学的目的;再者,全天候的在线服务更是拓展了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使得学习不再受所在地域环境以及时间上的限制;最后,人机交互式的实验过程,以及生动活泼的虚拟仿真环境更是传统教学的单向式传授方式无法比拟的,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